孝心周记 8篇

快快快快快快快
2025-05-09 20:32: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几天,爸爸一连几天值班,妈妈既要上班,又要干家务,还要为我的学习操心,累得腰酸背疼。看着妈妈倦容满面的样子,我多么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啊。

  星期天,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先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说:“妈妈,这几天您太累了,我给您捶捶背吧!”

  妈妈对我笑了笑,说:“儿子可真孝顺。”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赶紧让妈妈到椅子上坐下,然后给妈妈捶背。随着我有节奏的捶打,妈妈的愁眉渐渐舒展开了,脸上倦容也一扫而光,还露出了祥和的笑容,一个劲地对我说谢谢。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会经常为您捶背的。”

  妈妈笑着说:“今天给妈妈捶背,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只要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羞愧。眼前浮现出了妈妈为我做种种事情的情形:妈妈为了给我买书,冒着风雪天去书城;为了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自己一口也没尝;为了给我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专门为我整理书房……

  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我却连一声“谢谢”都没有给她。如今我为妈妈捶了一会儿背,妈妈却对我说了这么多“谢谢”,想到这里,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以后我一定要多为妈妈做一些事情,让妈妈好好享受儿子的孝心。

 2. 让我为你捶捶背
  今天,妈妈出差回家,一进门就躺在沙发上,说:“哎呀,累得腰也酸了,背也疼了!”我看见妈妈疲倦不堪的样子,真想为妈妈减轻负担,驱走疲劳呀!
  怎么做呢?看见妈妈握着拳头在捶自己的背,我灵机一动:不如就帮妈妈捶捶背吧。于是,我跑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让我帮你捶捶背吧!”妈妈高兴地答应了。
  我捏起拳头,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捶起来。妈妈说:“太轻了,就像蚂蚁一样。”我加大力度在妈妈背上重重地捶了几下,妈妈说:“不行不行,太痛了!”我就减轻力度,不轻不重地在妈妈背上捶着。我问妈妈:“这样行了吗?”妈妈满意地说:“力度适中,不错!”这时,我想起电视里的按摩动作,就学着电视镜头那样,夹起手指,在妈妈背上敲着。敲着敲着,妈妈竟然睡着了……
  妈妈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膀老是疼。再看妈妈,早生白发了,丝丝银发夹杂在黑发中,分外刺眼。还有那眼角的皱纹,使妈妈显得更苍老。妈妈,你的肩疼是为了我生活得更好吗?妈妈,你的白发是为了我的学习而增添吗?妈妈,你的皱纹是为了我的成长而增加吗?妈妈,我真想为你驱走疼痛,真想为你把白发都拔掉,真想为你抚平皱纹呀!妈妈,你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过了一会儿,妈妈醒来了,伸伸腰说:“女儿,你真是妈妈‘驱走疲劳’的小医生呀!”我虽然捶得手有点酸疼了,但听了妈妈的话,不禁开心地笑了。
  妈妈,当你疲劳的时候,就让我为你捶捶背假期前,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我为父母尽孝心。
我认为,尽一份孝心并不难,我们不应该把它当作假期的作业,为父母尽孝心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应该做的。
为爸爸妈妈捶捶背,倒杯茶,都能让劳累了一天的他们休息一下,这样就能尽到一份孝心了。
我每天都会坚持为父母倒杯茶,让他们感受到我的一份心意,在一天忙碌之后,体会到我带给他们的一丝抚慰。其实父母从来不求回报,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满足。
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孝心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可谓是木之根,水之源。
在我们熟悉的《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年仅九岁的古人黄香十分孝顺,冬天,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炎热的夏天,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要继承祖国的光荣传统。
父母生下我们,抚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谢父母新增的那一缕白发,感谢父母额头的几丝皱纹,感谢父母日益粗糙的双手……每一缕银丝、每一条皱纹、每一块老茧,都是父母为我们操劳付出的印记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让我们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时刻怀着一份孝心,一杯茶、一双拖鞋、一张笑脸、一份满意的答卷,给父母捎去我们的丝丝心意……
吧!                                                          3. 常听人说:“天下父母心,孩子不领情。”我们从小到大,父母不知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的心血,也不知道为我们流了多少的汗水。所以他们对我们的许多期许,我们更要尽全力去达成。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的哪一天起,父母就含辛菇苦的抚养我们,呵护我们,使我们慢慢的成长,慢慢地茁壮。我们怎能不懂的回报呢?
  立身行道的孔子,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卧冰求鲤的王祥,谏亲之非的郑成功和助人行孝的狄仁杰……个个以孝闻名,大家都应向他们看齐。羔羊尚知脆乳,乌鸦懂得反哺,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行孝更应确实。
  我国是一个崇尚伦理道德的礼仪之邦,十分重视孝道,我们一向认为“孝”是善之先。但今日的社会,有许多青少年不务正业做出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贩毒,走私,吸毒……。这难道就是回报父母方法吗?不,这样做,只会让父母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还会危害社会。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好好的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回想,这十四年来,我做了许多对不起父母的事,首先是我的成绩没有一次让父母可以省心的,在这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我是个不孝子,我辜负了您对我的希望和付出尤其是这次家长会使您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从今后我要对您好,使您慢慢觉得您的儿子长大了,他学会了使命感,责任感和善良的品质。
 

  孝心让人成熟,孝心使人成长,我想一个没有孝心的人他不配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爱母亲是“小孝”,爱祖国是‘大孝’,我,愿做一个“大孝”的儿子             4.

谈谈孝心

—读《堤萦上书》有感

西汉时期,有个名叫淳于意的著名医学家,有一次,他没有医好一位大商人妻子的不治之症,结果被大商人借故说成是淳于意医死了病人。当时的规矩是皇上判淳于意黥面、割鼻、砍足。在他去长安的路上,他的小女儿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她不顾长安路途遥远,不顾一路上的风霜雨露,饥渴苦寒,只要能上京见皇上,希望皇上能免去父亲的罪行,而自己去官府充作奴婢,使父亲有机会改过。

她给皇上的上书中说道:我名堤萦,是齐地一个弱女子。我父亲淳于意,曾为太仓县令,当地百姓都称赞他是位清官。今天我父亲被诬告坐法,判处肉刑,我为父亲伤心,也为天下受肉刑者伤心。凡受过肉刑的人,终身受苦,虽然想悔过自新,但是也没有办法,我现在愿意替父亲赎罪,到官府中充作奴婢。,使父亲能够有机会改过,不致终身残疾。恳求皇上开恩。

堤萦在书中说她是个弱女子,而我却认为她不是这样的,她拥有我们没有的力量,那就是—孝心的力量,她体察到了所有受过肉刑的人们的痛苦,知道他们想要改过自新,但也失去了机会,她没有想怎么样?只不过是想让皇上免除这种刑罚,她的勇气也尤为可佳。

不出所料,堤萦的孝心感动了汉文帝,汉文帝将黥面改为做苦工,割鼻改为打三百板子,砍足改为打五百板子(以后打板子的数又有减少),并颁诏施行。

要不是堤萦当时的孝心和果敢,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平和和安宁,我们应该赞扬堤萦为天下苍生办了一件大好事。

说到现代社会,我又想说,社会上的不孝之子太多了,我常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某某老被子儿女赶出家门,现在走投无路,流露街头;某某老人年纪大了,生病了,他的子女不但不给他看病,还骂他是老不死的……这种不孝的行为是可耻的,同时也是可恨的,他们竟然把生你养你的父母亲抛弃,难道他们自己不会老吗?不懂得什么是养育之恩吗?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孝心也越来越被重视,刘霆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不是一直在社会上流传吗?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爱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诉说 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可以说,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

我衷心祝愿天底下的孝子越来越多,关爱老人,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5.          把孝心献给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片孝心动天下。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母女去滑雪时,突然遇到了雪崩,她们只好原地不动,等待救援部队的援助。她那困在雪地里的女儿因饥饿和劳累而昏迷不醒。由于她们穿的都是浅色的衣服,救援部队几次经过,都没有发现她们。当她醒来的时候,才知道母亲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开了左手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了几十米远,在母亲生命终绝的那一刻还在爬行,一条长长的血路使救援部队发现了她们。

  她过去一直认为作为清洁工的妈妈是卑微的,现在才知道。是平时言语不多的母亲用鲜血把自己救了,母亲那平凡又娇小的身躯里,却蕴含着那么伟大,无私,一丝不苟的爱。

  同学们,我跟你们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们都能好好的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份母爱,都能够趁自己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快乐无忧的过日子。不要因为他们不满足你的希望而说:“废物”不要因为他们的叮咛教诲不停时而说:“烦死人”;也不要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而不闻不问,有意躲开。更不要挥起你的拳头去对待他们,虐待他们,即使父母做得不对,有时说得过火,我们做儿女的都要体谅他们,尊敬他们,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话,能指望你去孝敬谁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做儿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托着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在学校读书,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牵挂。父母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而他们得到的却是额头上条条皱纹,头上缕缕银丝,多么高尚的爱啊!

  同学们,你们又怎样回报父母呢?我们应该用心,用行动去偿还我们得到的一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让父母在家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要在生活经费上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要从生活上不同角度上去关心父母,不要忘记在父母生日或节日献上一份礼物,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啊!领到奖学金黄色时,如果你能拿出一点,买一份小小的礼物给你们的父母,同样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欣慰。                    6. 孝顺长辈
  孝顺长辈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首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重要的是敬重父母,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孝敬父母,不能停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上,比如说:放假的时候,帮妈妈做家务,烧开水等妈妈回来洗澡,帮妈妈洗衣服,有好吃的菜,先夹给长辈,父母工作回来,帮他们按摩,做些自己该做的事。
  我们孝顺父母以及长辈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庭,赋予我们生命,长辈关心我们,虽然没有父母那么细心呵护我们,但也对我们有恩。
  我以前放假都会赖在电视面前,都不会感到良心不安,现在我每放假回家,都会主动去洗谁在一旁的衣服,妈妈上班已经很累了,免得回家又要洗衣服,现在每次我都会主动去厨房帮妈妈的忙,饭后主动刷碗,擦桌子。
  不仅要孝顺父母,还要孝顺长辈,因为他们也为社会和家庭作出了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比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所以更要奉献出一片孝心。
  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永恒的,无私的,无微不至的。我们也要对他们这样,尊重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甚至委屈自己也要让他们快乐,即使是这样,但收获的是甜蜜。                         7.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赡养纠纷,二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二人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被告,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修葺的猪圈楼上。

  说实话,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所以在看到这样的事情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思考这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子女与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让他们如此安置年迈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

  (1)父母的忽略

  讲到原因,我想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80后的孩子不像我们现在90后的孩子因计划生育所以个个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而是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血缘亲戚一大堆。虽说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不可否认,孩子多了,烦心的事也就多了,父母自然而然会因为家庭或个人的原因在不经意间偏爱其中一个孩子,而忽略了其他的孩子。

  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关注,却因父母无意间的忽略受到了伤害,数次多了,便自我感觉父母不爱自己了,长大了,只记住了父母的不好的他们,亲情自然也就淡了,怨或恨却增加了。于他们来讲,只是远离父母已是仁至义尽,想要他们好好的赡养父母,呵,那纯属扯淡。

  (2)父母财产分配不均

  俗语说人多好办事,可这个道理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却并不灵验。子女多了,当他们成家立业另立门户之时,大部分父母都会因林林总总的原因使某个孩子的财产比其他孩子的要多。良心好点的,最多也就在心里抱怨一下,该有的赡养费却不会少上一分钱,可是亲情却也淡了,调查一下不难发现他们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至于没有良心的人,我想不需要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众多的纠纷案例中可是有不少都是因为财产分配不均引起的。

  (3)爱人与父母的隔阂

  有使以来,因自身爱人与父母的关系不好闹上法庭的赡养纠纷同样不少。不是他们不爱父母,而是相比较而言他们更爱自己的另一半。以他们的立场来看,一边是一起度过前半生的年迈的父母,一边是将要一起度过后半生的妻子,即使是愿意赡养老人,也会因为新婚妻子的枕边风而远离老人,不与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在他们的想法中还是爱人重要,至于父母,给点钱也就差不多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任何一个人处在赡养父母与维系自己小家庭安稳的矛盾中都会举步维艰,大概只有父母曾在年少时给予他深刻的感动的人才会站在父母这一边吧。

  ……

  尊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需要传承与发扬的,可是现在的人们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父母闹上法庭,难道他们忘记了吗,忘记了父母把自己从小养大,付出的心血、倾注的爱心?

  虽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决,可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当赡养父母的问题闹上法庭,当儿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时,我深刻的怀疑亲情是否还在,即使赡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那又怎样,父母的心已然凄凉。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该懂得回报,懂得孝道。

  何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的人,才终能收得善果。                             8. 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新奇的作业——回家做一件表达孝心的事,并把它写下来。

  在回家的一路上,我不停的在脑子里反复琢磨着该怎样把这件事描述得更加深动,材料更加丰富呢?丝毫没有想到这件事所要表达的是“孝心”二字。

  正当我想得津津有味,准备一回到家就把自己所想的都给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时,猛然抬头,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站在自家的门口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正在费劲地打扫院子,我想,母亲一定是从早上一直忙活到现在还未停歇的吧,要不她的额头上怎会有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汗珠滑落下来呢?一想到这,我的心便不觉的缩紧,脑子一片空白,唯一想着的就是我必须去帮母亲。我大步朝母亲走去,拿过母亲的扫帚。“妈,让我来吧!”我轻声说道。母亲看着我,没说一句话,但我却知道,母亲还是不放心,这也难怪,因为平时的我从不主动要求做家务的,即使被叫去做家务,也总有众多的理由推辞。“放心吧,妈,我可以的,就让我来吧。您太累了,需要休息。”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眼里的坚定,缓缓地朝里屋走去,走之前还不忘回头看看我。等母亲走进屋子后,我便开始了我的清除工作,这差事可不好干,院子里风儿又大,我刚扫好就又被淘气的风儿给吹散了。

  但是我只要一想起母亲弯着腰辛苦地干活时,我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好不容易扫好了,太阳已经下山回家去了,我走进里屋,看见母亲正在做饭,我本想去帮忙,然而母亲却说:“不用了,你今天已经做得很好了,今晚这顿饭是妈特地为你做的,你让妈自己做好吗?”我轻轻的点了点头,转身坐在餐桌旁,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突然发觉母亲老了,她的头上早已长满白发,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脸庞。然而她头上的白发与脸庞的皱纹,又何尝不是为了我这个不听话的女儿而生的呢?

  傍晚,吃过晚饭后,我独自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用笔把这件事写了下来,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做“孝心”,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够永远记住今天,记住“孝心”真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