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和其他神经官能症一样,也是由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多重人格可依据下述两点进行诊断:
(1)在同一个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的人格或人格状态,其中每种人格都拥有相对持久的对环境和自我的观察、联系与思考;
(2)至少有两种这样的人格或人格状态经常完全控制个体的行为。
国外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
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
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
多重人格并不可怕,属于精神心理疾病当中分离性的人格身份障碍的一种疾病,所以说其治疗上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其主要表现是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主体,而且进行轮换的变换,导致患者互不相同、互不联系的各种人格状态使患者感到痛苦,有时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的状态。经过系统的治疗,多重人格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并不可怕,是疾病的一种情况,系统治疗可以康复。
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发病出现另一个人格时已经不是人了,完全没有人类的意识,所有行为无法控制,所有想法都是随机的,任何杀人、自杀等极端行为随时会出现,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