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什么敢削三藩,这三方面原因是他的

2025-03-27 12:50: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三藩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要削藩这是迟早的事,而且晚削藩不如早削藩,虽然吴三桂等三藩的年龄已大,但是却根基不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遏制,那么清王朝早晚会被他们拖垮,而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并不稳定,尤其是南明实力仍然存在,虽然永历皇帝已经死亡,但是反清复明的大旗很快又聚集到了朱三太子身上,很多人也假借朱三太子的旗号来从事反清运动,因此当时清王朝的情形并不容乐观,最危险的是当年能征惯战的八旗士兵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太平日子之后,斗志全无,失去了当年的雄风,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当然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准备将此战作为训练军队,提高士气的一次实验,但是年轻的康熙皇帝还是经验太少,在他的脑海之中,还存在着天兵一到,吴三桂等立刻投降的侥幸思想,万万没有料到这场战争打了八年之久。
其次带给康熙皇帝削藩信心的是当时清王朝的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无论是在财源上还是在士兵的数量上都比三藩略胜一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刚刚稳定,人心思安,如果吴三桂单方面开展必然会引起人心的浮动,而云南贵州等地的百姓是万万不会支持这种行为的,因此一旦吴三桂不听话,贸然开展,首先失去的就是人心,当然清王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削藩活动了。
最后康熙皇帝虽然没有见过吴三桂,但是必然听自己的祖辈们讲过吴三桂的个人经历,如果没有对吴三桂的十足了解,相信康熙皇帝也不会贸然开战的,康熙皇帝之所以敢打三藩,主要是抓住了他们的一个弱点,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单纯的造反而已,因为这三位都是早期投降清王朝的老牌汉奸,尤其是吴三桂,此人更加无耻,竟然换过三个老板,不仅如此还把前任老板的后人给绞死了,所以当时的社会舆论,尤其是南明的遗老遗少们对于吴三桂的评价是相当差的,也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所以吴三桂起兵的时候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也没人愿意理他了,这就是个人信誉导致的信任危机,康熙皇帝正是看到了这最为致命的一点,才敢真正对三藩开战,最终成就了康熙盛世中的一段传奇。

回答2:

三藩成为清朝的毒瘤,康熙皇帝必须要削藩

回答3:

首先是有雄心壮志,其次是年轻,果敢,考虑的不多,相信皇权的力量,最重要的朝中大臣的支持